0%

步态分析 4 - 步态循环详述 Detail

下面将根据步态循环中的典型事件和典型阶段,详细介绍在步态运动中上肢(upper body)、髋关节(hip)、膝关节(knee)、踝关节(ankle)、足部(feet),角度、力矩、功率、能量、肌肉活动方面的经历的过程和变化。

初始接触 - Initial Contact

概括

  • 初始接触(initial contact)是支撑初期/承重反应期(loading response)的开始,通常也被称为脚跟着地(heelstrike/foot contact),通常会存在明显的脚和地面之间的撞击;
  • 此时的地反力几乎竖直向上的(upward),在随后的支撑初期/承重加载阶段(loading response)地反力的方向迅速向后移动,这一点可以在图2.8的地反力蝴蝶图中观察到;

上肢

  • 初始接触时,躯干(trunk)距离前腿(leading leg)一半的步长(stride length);
  • 在左右方向上,躯干正穿过横向运动的中线(midline),并向前腿(这里是右侧)一侧移动;
  • 躯干处于扭转状态(twisted),左肩和骨盆的右侧处于前方,左手也摆至前;

  • 髋关节在摆动中期达到最大弯曲角(flexion, 约$30^\circ$),一直到初始接触前几乎不发生变化;
  • 在摆动相后期腘绳肌(hamstrings)处于激活状态,防止膝关节过度伸展(hyperextension);
  • 臀大肌(gluteus maximus)在初始接触时刻开始收缩,带动伸展髋关节,见图2.9;

  • 膝关节在摆动相末迅速伸展变直(straight),并在初始接触前开始略微弯曲(flex),图2.5;
  • 膝关节在摆动相的伸展通常认为是被动的(passive),是重力和大腿带动下自然的摆动;
  • 摆动相末期腘绳肌(hamstrings)处于激活状态,防止膝关节过度伸展,但在慢速行走时可能没有该现象;

踝足

  • 初始接触时踝关节角度接近中性位置,由于胫骨向后,因此足部向前倾斜,只有脚跟着地;
  • 此时足部通常轻微的旋后(supinated),因此大部分人鞋跟外侧有磨损痕迹(wear pattern)
  • 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在整个摆动相和支撑相早期都是激活状态,为初始接触之后踝关节的跖屈(plantarflexion)做准备(拮抗收缩,防止脚掌拍击地面);

力矩与功率

  • 髋关节存在由髋关节伸肌(hip extensor)产生的伸展力矩(如臀大肌、腘绳肌),在随后髋关节伸展过程,这些肌肉向心收缩(contract conentrically)并产生能量,图2.6、2.7、2.9;
  • 膝关节存在一个由腘绳肌产生的屈膝力矩(internal flexor moment),防止膝关节过度伸展;由于此时腘伸肌的收缩膝关节的屈膝,以及来自韧带(ligament)能量释放,膝关节在初始接触时展现出一个功率输出的峰值,见图2.7;
  • 踝关节在初始着地之前几乎不存在能量交换,但由于脚跟与地面的撞击(heelstrike),大部分动能在碰撞的过程中损失,少部分被足部组织和鞋低的弹性材料存储。

支撑初期 - Loading Response

概括

  • 支撑初期/承重反应期是初始接触(IC)和对侧趾尖离地(Opposite Toe Off)之间的双支撑阶段,通常占据步态周期的前10%~12%;在此期间,踝关节跖屈将整个足部放平在地面上,同时地反力迅速增加;

上肢

  • 躯干在支撑初期处于竖直最低位置,比整个循环的平均水平位置低约20mm;而瞬时前进速度是最大的,比真个周期的平均速度高10%;左右方向上持续向右脚外侧移动;
  • 手臂到达最前和最后的位置,并开始向相反的方向摆动;

  • 在整个支撑初期,髋关节的伸肌(臀大肌、腘绳肌)同心收缩(concentric contraction)

  • 膝关节在初始接触(IC)时几乎完全伸展,并在支撑初期开始弯曲(stance phase flexion)
  • 股四头肌(quadriceps)离心收缩(eccentric contraction),限制膝关节弯曲速度和角度;

踝足

  • 踝关节通过跖屈将足部放平在地面上,同时伴有一定的足部旋前(pronation)和胫骨内旋(internal rotation);
  • 跖屈时胫骨前肌离心收缩,使脚掌轻轻贴近地面;若胫骨前肌不能产生足够的力矩,则足部会过快跖屈,拍击地面产生可以听见的足拍声(foot slap);

力矩与功率

  • 在支撑初期,髋关节存在伸展力矩并产生能量,膝关节存在一个屈膝力矩并也产生能量
  • 地反力的外部跖屈力矩使踝关节存在一个内部背屈力矩,胫骨前肌离心收缩,并吸收能量

对侧趾尖离地 - Opposite Toe Off

概括

  • 对侧趾尖离地意味着双支撑阶段的结束,标志支撑中期(mid-stance)的开始,此时脚掌已经完全接触地面(foot flat/forefoot contact):对于对侧而言,它标志着支撑相的接触,以及摆动相的开始;

上肢

  • 左肩和左臂由前方开始向后摆,骨盆也向中性位置扭转(twist toward to neutral position);
  • 由于地反力作用方向,躯干的前进速度有所降低,但高度开始增加,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变

  • 此时髋关节的弯曲角度约为$25^\circ$,并继续伸展;臀大肌、腘绳肌继续同心收缩;

  • 膝关节继续弯曲,并在随后的支撑中期达到一个屈膝峰值
  • 股四头肌(Quadriceps)先离心在向心收缩(eccentric then concentric),使得膝关节具有一定的弹性特性(act like a spring),防止垂直方向上力增加过快(preventing the vertical force from building up too rapidly);

踝足

  • 脚掌完全接触地面,随着胫骨向前移动,踝关节开始背屈(dorsiflexion);
  • 足部旋前(pronation)和胫骨内旋(internal rotation)达到峰值,并开始反转;
  • 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停止活动,小腿三头肌(triceps surae)开始收缩;

力矩与功率

  • 髋关节继续维持内部伸展力矩并产生能量;
  • 膝关节处,地反力矢量位于膝关节后方,因此产生一个外部屈膝力矩,股四头肌(quadriceps)的伸膝力矩与之相拮抗,同时离心收缩吸收能量(功率图2.7,K1);
  • 踝关节处,地反力作用线向前方移动,导致踝关节内部背屈力矩变小,并开始转变为内部跖屈力矩,此时踝关节几乎没有能量交换;

支撑中期 - Mid-stance

概括

  • 支撑中期在对侧脚趾离地(双支撑阶段结束)之后,到脚跟抬升(toe off)之前;在过去一些文献中,支撑中期也常被用来描述对侧腿在摆动相经过支撑腿的阶段,也就是这里定义的双脚贴近(Feet adjacent);在示例中,步态中期从7%到32%步态周期;

上肢

  • 支撑中期,躯干爬升到竖直方向最高点,随着动能向重力势能转化,向前速度也逐步减慢;
  • 躯干侧向(左右方向)的运动也达到峰值,重心完全移向右腿,躯干重心距离中线约20mm;
  • 躯干(trunk)和肩胛带(shoulder girdle)的扭转基本消失,双臂也随着双腿而摆动交替;

  • 髋关节在支撑中期继续伸展(extend),但髋关节角度由弯曲姿态(flexed attitude)转变为伸展状态(extended attitude),在图2.5中髋关节角度逐渐小于零;
  • 在此期间,臀大肌和腘绳肌(gluteus maximus, hamstrings)逐渐停止同心收缩,髋关节的伸展转为通过重力和惯性来完成(ahieved by interia and gravity)
  • 不同于双支撑阶段,支撑中期仅有一侧腿来支撑骨盆(pelvis),因此在前视面(frontal plane)上髋关节的外展肌(abdustor)收缩,如臀中肌和阔筋膜张肌(gluteus medius, tensor fascia lata),以维持骨盆的位置与平衡

  • 在支撑中期,膝关节先弯曲达到一个峰值,然后开始转为伸展,这种伸展主要借助股四头肌(quadriceps)的同心收缩
  • 屈膝峰值发生在步态周期的15%~20%之间,屈膝的峰值角度依赖于行走速度(sensitive to walking speed),当速度很慢时有可能消失,但一般在$10^\circ$到$20^\circ$之间;

踝足

  • 小腿胫骨以踝关节为轴向前旋转,被称为支撑中期摇杆(mid-stance rocker/ankle rocker);
  • 足部始终与地面贴在一起,踝关节角度背屈,小腿三头肌(triceps surae)离心收缩
  • 地反力矢量沿足部向前移动,并在足跟抬起前移动至前足(forefoot);

力矩与功率

  • 在支撑中期,髋关节伸肌产生的伸展力矩逐渐减小消失,并转为弯曲力矩;
  • 膝关节处,地反力矢量始终在关节后方,产生的外骨骼屈膝力矩由内部伸膝力矩所抵抗,股四头肌收缩(根据一些文献只有股中间肌Vasti收缩,而股直肌rectus femoris不活跃),并随着膝关节伸展产生能量,见图2.7的K2;
  • 踝关节处,随着地反力逐渐向前脚掌移动,踝关节的跖屈力矩逐渐增长,小腿三头肌(triceps surae)离心收缩并吸收能量,见图2.7的A1;

足跟抬升 - Heel Rise

概括

  • 脚后跟开始离开地面,标志支撑中期(Mid-stance)到支撑末期(Ternimal Stance)的转变,发生时间受个体和步速的影响,示例中为步态周期的32%。

上肢

  • 足跟抬升时,躯干开始由竖直方向上的最高点开始回落,横向位移也开始减少,为重心转移回左腿做准备
  • 随着右腿向后移动,骨盆也开始向右侧扭转,右肩和右臂向前移动;

  • 髋关节继续伸展(extend, 大腿向后运动),对侧初始着地时伸展角度达到峰值;
  • 前视面上,髋关节外展肌(臀中肌, 阔筋膜张肌)继续收缩以维持骨盆稳定,在略早于对侧初始着地(OI)时停止收缩

  • 膝关节在足跟抬升左右达到伸膝角度的峰值;
  • 在此时,踝关节的跖屈力矩使得地反力矢量指向膝关节前方,也因此产生了一个外部伸膝力矩,这种效应被称为”踝足跖屈-伸膝耦合”(plantarflexion/knee extension couple),在一些病理步态中十分重要;
  • 腓肠肌(gastrocnemius)的收缩不仅增强了踝关节的跖屈,同时也作为膝关节的屈膝肌肉,防止膝关节的过度伸展(hyperextension)

踝足

  • 踝关节的背屈角度在足跟抬升后达到峰值,在支撑末期结束前开始转为跖屈;
  • 距骨滑车(subtalar joint)面,胫骨外旋(externally rotate)、足部逐渐旋后(supinate);
  • 脚趾(toe)依然紧贴于地面,足与脚趾在跖趾关节(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s, MTP)处弯曲,并沿着一条横贯前足的斜线-跖骨斜线(metatarsal break)
  • 当足跟抬升时,可以观察到后足(hindfoot)的内翻(inversion)

力矩与功率

  • 足跟抬升后,髋关节的内屈髋力矩由小逐渐增大,但这个力矩产生的来源没有清晰的解释,一些文献中将其描述为来自长收肌(adductor longus)和股直肌(rectus femoris)的收缩以及韧带(ligament)的被动拉伸,也因此导致能量的吸收与存储
  • 膝关节处,股四头肌的收缩在足跟上升之前就已经停止,转而存在一个屈膝力矩,这个力矩可能由于刚体的被动运动与惯性 — 此时上肢的前进速度大于胫骨,会使得踝关节背屈(dorsiflexion),但小腿三头肌的收缩阻止了背屈,也因此降低了胫骨向前的运动,而股骨的向前运动在膝关节处产生了一个外部伸膝力矩,因此需要内部屈膝力矩进行抵抗,但基本没有太多能量交换;
  • 踝关节的内部跖屈力矩逐渐增加(plantarflexion,但原文为dorsiflexion),开始只有比目鱼肌(soleus)收缩,之后三小腿头肌共同收缩;此时踝关节依然在背屈,因此仍在吸收能量;

对侧初始接触 - Opposite Initial Contact

概括

  • 在对称步态(symmetrical gait)中,对侧初始接触几乎是发生在50%的步态周期,它标志着双支撑阶段和预摆动阶段(pre-swing)的开始;此时髋关节开始屈髋(大腿向前),膝关节屈膝,踝关节跖屈;
  • 足跟抬升(HR)到趾尖离地(HR)的阶段又被描述为terminal rocker,因为在这期间支撑腿绕着前脚向前移动;
  • 推进阶段(push off phase)也常用来描述这一时期,因为地反力存在一个较大的峰值;这一现象既有全身协调下杠杆效应的被动作用,也有来自于关节主动运动的结果;在这一阶段,踝关节产生了一个极大的输出功率,但不太清楚这些功率是否用来加速全身前进,还是腿部的摆动;在姿态控制的研究中(posture control),这种推进被称为踝关节策略(ankle strategy),可以被拉动大腿向前(pulling their leg forward,这里应该是指摆动阶段)的髋关节策略(hip strategy)所代替;

上肢

  • 对侧初始接触时,上肢姿态和初始接触(IC)基本相同,但呈反对称,躯干向着左侧扭转,右肩、右臂以及骨盆左侧向前;

  • 在对侧初始接触时,髋关节的伸展角达到最大(通常为$10^\circ$到$20^\circ$),并开始换向屈髋;
  • 长收肌(adductor longus)收缩、韧带被动张力以及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此时屈髋力矩达到峰值,以启动髋关节屈曲

  • 对侧初始接触前,膝关节已经开始屈膝;地反力矢量指向膝关节后方,并产生外部屈膝力矩;股直肌离心收缩,防止屈膝速度过快;
  • 在预摆动阶段,膝关节与髋关节共同屈曲,常用”下拉“(pull off)这个术语常用来描述;

踝足

  • 从对侧初始接触到趾尖离地,小腿三头肌向心收缩使踝关节跖屈
  • 跖趾关节(MTP Joint)的弯曲使得足底筋膜(plantar fascia)收紧
  • 足部达到最大的旋后角(supination),后足内翻(inversion)并伴随胫骨外旋,这些特征使得跗骨间关节(midtarsal joints)锁死,增强了足部承载负荷的稳定性

力矩与功率

  • 长收肌(adductor longus)收缩、韧带被动张力以及重力的共同作用下,此时屈髋力矩达到峰值;随着运动由伸髋向屈髋转变,髋关节也由支撑末期(Terminal stance)的吸收能量(图2.7的H2),转为预摆动阶段(pre-swing)的产生能量(图2.7的H3);
  • 膝关节处,股直肌离心收缩防止膝关节屈膝过快,同时也吸收能量(图2.7的K3);
  • 踝关节处,小腿三头肌收缩产生极高的内部跖屈力矩,同时踝关节跖屈,并产生整个步态周期内最高的能量推进身体向前运动并加速肢体进入摆动阶段

趾尖离地 - Toe Off

概括

  • 趾尖离地通常发生在步态周期的60%处,并分隔支撑相与摆动相;但在病理步态中,趾尖离地可能不是支撑相结束的标志。

上肢

  • 肩、手臂和躯干的扭转都开始向中性位置恢复,躯干高度增加,并向支撑腿的方向移动;

  • 当足部离开地面后,髋关节在股直肌和长收肌收缩、重力和韧带被动张力下,继续弯曲;

  • 在趾尖离地时,膝关节已经屈膝至一半的峰值角度,但在离地前后屈膝的机制不同:在支撑阶段,地反力矢量指向膝关节后方,因此产生外部屈膝力矩;在摆动相初期,大腿小腿的摆动类似于双摆系统(double pendulum),当髋关节屈曲时,小腿由于惯性被甩在后面,从而导致进一步的屈膝;
  • 在摆动相初期的开始时刻,股直肌(rectus femoris)可能存在离心收缩,以防止过度屈膝(prevent excessive knee flexion);

踝足

  • 踝关节跖屈峰值发生在趾尖离地后不久,离地前小腿三头肌(triceps surae)停止收缩胫骨前肌(tibialis anterior)开始收缩,使踝关节在摆动阶段保持中性(neutral)或背屈的姿态(dorsiflexed attitude);

力矩与功率

  • 股直肌和长收肌收缩、重力和韧带被动张力,使得趾尖离地时髋关节依然存在屈膝力矩,并随着髋关节屈曲而产生能量;
  • 在预摆动阶段(pre-swing)和摆动初期,髋关节的屈曲导致了膝关节的屈膝,股直肌以及股四头肌收缩产生内部伸膝力矩,抵抗并防止膝关节过度弯曲,同时吸收来自大腿传递的动能;
  • 随着地反力的降低,踝关节的跖屈力矩迅速减少,并在趾尖离地前降低到零,同时功率也降低至零;

足贴近 - Feet Adjacent

概括

  • 足部贴近标志摆动初期(initial swing)和摆动中期(mid-swing)的转变,此时双脚处于几乎并排的状态;
  • 摆动相一般占据步态周期的40%,而摆动初期大约占摆动相的一半,在示例中足部贴近发生在步态周期的77%;
  • 双足靠近也经常被称为足部间隙(foot clearance),摆动初期也被叫做抬升阶段(lift off)

上肢

  • 当两脚贴近时,躯干处于最高位置,横向也处于朝向另一侧支撑腿的最大位移;双臂相互水平,左侧向前摆动,右侧向后;

  • 髂腰肌(iliopsoas)和重力的共同作用下,髋关节已经实现了较大的屈曲;

  • 膝关节在髋关节屈曲的带动下屈膝,屈膝峰值约在$60^\circ$到$70^\circ$之间, 到足部贴近时膝关节已经开始伸展;
  • 在快速行走时,膝关节的弯曲要小于常速行走,以减小摆动相的时间(这里应该是绝对时间,而非步态周期百分比),且通常是通过股直肌(rectus femoris)和腘绳肌(hamstrings)的协同收缩(co-contraction)来实现(增加关节阻抗)

踝足

  • 在摆动前期,踝关节由跖屈姿态迅速背屈,并在足部贴近时接近中性角度;这个过程中胫骨前肌收缩,但不需要太大的力量;
  • 脚趾离地面最近的时刻发生足部贴近,为了避免摆动相趾尖与地面的接触(toe clearance/foot clearance),需要缩短摆动腿的长度,这一目的通过两种机制来实现:
    • 1 - 膝关节弯曲
    • 2 - 踝关节背屈
  • 在正常步态中,脚趾与地面的间隔(clearance)非常小,平均仅有14mm

力矩与功率

  • 从对侧初始接触(OI)到双足贴近,髋关节始终存在屈髋力矩,在摆动初期髂腰肌(iliopsoas)代替股直肌(rectus femoris)并联合重力共同作用,并在髋关节产生功率峰(图2.7的H3),这个能量用于加速腿的向前摆动,并在摆动末期随着腿摆动减速,将动能传递到躯干(trunk);
  • 膝关节处存在伸膝力矩,股直肌收缩(非股四头肌共同收缩)以防止膝关节过屈
  • 踝关节处,由于足部的质量很小,因此力矩和功率都很小;

胫骨竖直 - Tibia Vertical

概括

  • 胫骨竖直划分摆动中期(mid-swing)和摆动末期(terminal swing),在示例中发生在步态周期86%;摆动末期也被称为抵达(reach)

上肢

  • 躯干已从最高位置回落,同时在侧向上由左侧支撑腿向着中线移动,
  • 右臂位于前方,同时骨盆右侧略微靠前;

  • 胫骨垂直基本标志着髋关节伸展的停止,在示例中髋关节的最大弯曲角度为$27^\circ$;
  • 在摆动末期,腘绳肌(hamstrings)的收缩逐渐增强,在保持髋关节弯曲角度的同时,也防止膝关节伸展过快;

  • 在胫骨竖直时,膝关节处于快速伸展状态,这种伸膝来自于双摆系统的被动惯性,此时大腿停止屈曲,而小腿仍保有一定动能,使得胫骨向前旋转;

踝足

  • 趾尖间隙完成后,到胫骨竖直之前,踝关节的运动对步态没有太大影响;
  • 胫骨前肌会继续保持收缩,维持踝关节在中性角度附近,但在初始接触前回增加收缩为足跟着地提前准备;

力矩与功率

  • 在双足贴近后,摆动中期和摆动末期,髋关节存在由腘绳肌(hamstrings, 主要)和臀大肌(gluteus maximus)产生的伸髋力矩
  • 尽管由于髋关节此时基本不发生运动,髋关节基本没有能量交换,但髋关节的力矩使得能量可以由摆动腿传递给躯干(来自膝关节的功率K4),恢复部分摆动初期由躯干传递给腿部能量(髋关节H3)
  • 由于腘绳肌的离心收缩,膝关节存在逐渐增加的屈膝力矩,防止被动惯性作用下膝关节的过伸,同时吸收能量
  • 此时踝关节处的功率和能量依然可以忽略不计;